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奠定格局,历经修葺,至今保存有盛唐以后大型佛寺在主佛殿前另建东西塔院的典型布局。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院落中包括山门、拜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和藏经阁等。寺院东、西矗立的镇国塔、仁寿塔是中国最大仿木楼阁式结构石塔,均为五层八棱,高近50米,为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抗震性极强,堪为举世罕见的杰作。其石作梁柱、斗栱均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演变史中弥足珍贵的年代标尺。明代重建的大雄宝殿,供奉五方佛,为密宗仪制,其月台须弥座、后檐石柱则利用毁废的元代印度教寺院建筑构件,殿内斗栱为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形象,建筑风格融汇了大量外来宗教文化元素。
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规模雄伟,气势恢宏,是唐宋以来,古泉州因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社会稳定繁荣而产生的佛教杰构,寺中众多文物古迹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宗教、建筑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交融和多元共存,至今仍可感受当时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空前繁荣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