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海商林銮利用天然大礁石建造渡口,故又名“林銮渡”。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侍禁傅璡在码头左侧修建石构平梁栈桥——“通济栈桥”,将海岸与码头、礁石相连接,形成供船舶停靠的顺岸码头。码头整体呈丁字状,全长113.50米,其中通济栈桥以花岗岩条石丁顺逐层垒砌而成。礁石部分则在临海的斜坡上开凿有石阶,还凿有拴缆孔,便于装卸货物,停靠船舶。
古刺桐港出海口和晋江两岸为适应贸易运输的需要,曾布设一系列大小码头,石湖码头作为宋元泉州外港码头之一,石湖码头与位于江口的诸多内港码头一起,构成了古泉州港完整的码头设施体系, 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的重要遗存和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