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古称“刺桐”。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第一大港”。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时描绘:“运到这里的胡椒数量相当可观,如果有一艘运载胡椒的船到亚历山大港,就有一百艘船运刺桐港”。泉州港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南巨镇,是世界旅行家笔下富庶无比的国际大都会。丰富的历史积淀,使泉州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被誉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
更多《世界遗产名录》是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
2017年,“可可西里”与“鼓浪屿”成功入选世界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项。
世界遗产指在世界范围内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艺术成就和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
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在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除了主旨发言外,还以“城、墓、陶瓷、摩崖石刻”“泉州城规划、遗产保护、泉州港、海洋贸易”“宋宗正司与宋元市舶司等”和“泉州地区墓葬、建筑、碑刻、瓷器相关研究”等分议题进行发言研讨。